來源:晉中晚報時間:2024-05-31
谷戀村
董家?guī)X古村
“一座晉中城,半部中國史”。初夏時節(jié),走進晉中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1.64萬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間,一個個傳統(tǒng)古村落,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,閃耀著歷史的光芒。
古村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,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,被譽為經典的民間文化生態(tài)“博物館”、鄉(xiāng)村歷史文化“活化石”,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征。
為將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挖掘好、保護好、展示好、利用好,近年來,我市積極推動傳統(tǒng)村落保護與旅游、文化等跨界融合,培育農家樂、民宿、康養(yǎng)、研學等業(yè)態(tài),在完善設施、改善交通、提升品質上下功夫,讓傳統(tǒng)村落美起來、旺起來。
修復 讓古村落煥發(fā)活力
漫步靈石縣董家?guī)X村,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明清時期的時光之門,青磚、灰瓦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古樸幽靜。
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董家?guī)X村,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。明清時期,晉商以誠信聞名天下。清代靈石縣有“四大家、八小家”之說,皆為該縣的名門望族,董家?guī)X即“八小家”之一——趙家所在地。
董家?guī)X村的古建筑,是典型的明清時期民居建筑,也是黃土高坡上全封閉城堡式建筑的典范,因此被人們譽為黃土高坡上的“小布達拉宮”。董家?guī)X,整個古村以村中大槐樹和村對面峻嶺上的魁星樓、文筆塔為軸線分布,東部上下九層、西部上下五層,以巷道為紐帶,立體交疊、明暗互通,穿插于立體交錯的窯洞之間,形成了可居、可匿、可防、可退的多功能山地建筑形態(tài)。村內有銀樓院、宰生院、錢莊當鋪院、戲臺、家祠、鏢局、油坊、醋坊、豆腐坊、酒坊等院落遺址,足見當時的董家?guī)X是何等富貴。
2009年以來,董家?guī)X村以其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精美絕倫的明清民居建筑,被評為國家級傳統(tǒng)村落、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、靈石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2019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。
然而,隨著時間的流逝,董家?guī)X村漸漸褪去往日的繁華與光鮮,村民不斷遷居,村中古建筑由于空置而缺少維護,正逐步走向傾頹破敗。
傳統(tǒng)古村,文物價值極高、鄉(xiāng)愁氣息濃厚,必須讓其高標準“復蘇”。靈石縣按照“政府引導、市場化運作、群眾參與”原則,引進有著豐富古村活化和市場運營經驗的山西中凱集團開發(fā)團隊,對古村進行從規(guī)劃、設計、建設、運營全生命周期的開發(fā)和運營。
“我們遵循‘修舊如故’原則,對古村進行建筑整修與環(huán)境梳理,堅持最大程度保留原建筑的形態(tài)和風貌,尊重村落原有的空間肌理和環(huán)境風貌,在傳承保護的基礎上加大開發(fā)利用力度,全面提升董家?guī)X村功能品質,努力將其打造成國家級鄉(xiāng)村文化旅游品牌?!鄙轿髦袆P集團相關負責人何小花表示,木雕、磚雕、石雕等原有的文化元素悉數保留,一棟棟明清民居,經過修繕加固、功能植入和景觀環(huán)境布置,將變成一座“鄉(xiāng)村文化博物館”。
傳承 讓文脈歷久彌新
如果說村落格局、村容村貌、傳統(tǒng)建筑是軀干,那么,歷史文化的傳承就是古村的靈魂。
前段時間,一場大型晉劇演出在祁縣賈令鎮(zhèn)谷戀村關帝廟廣場精彩上演。演出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,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傳承人、國家一級演員、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武忠,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傳承人、國家一級演員、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閻慧珍等名家陸續(xù)登臺,讓村民和游客過足了戲癮。
這場演出旨在慶祝祁縣賈令鎮(zhèn)谷戀村被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十周年、谷戀村易俗社成立一百周年、祁縣狗蠻師傅晉劇院成立。
谷戀村,原名圐圙,清光緒年間因原名生僻難認,村民便根據發(fā)音改名為“谷戀”,寓意村民無論走到哪里,都要眷戀這片養(yǎng)育自己的土地。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,不僅承載著村民對家鄉(xiāng)的深厚情感,也見證著谷戀村悠久的歷史和文化。
2006年11月,谷戀村入選“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”;2013年9月,被住建部命名為“中國傳統(tǒng)古村落”;2014年又再次獲得國家級稱號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”。該村不僅是文化名村,還是晉劇之鄉(xiāng)、秧歌之源。在谷戀村諸多名人中,說到中路梆子和祁太秧歌,有一個人一定繞不過,那就是乳名叫狗蠻的高錫禹。他是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師,為晉劇藝術的唱腔和音樂發(fā)展作出了巨大貢獻。過去,丁果仙等名家到祁縣,必先到谷戀村拜望狗蠻師傅,而后才登臺演出。
傳統(tǒng)村落是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有形載體,既要堅持“保護優(yōu)先”,也要注重“活化利用”。近年來,依托祁縣銀谷戀文化產業(yè)開發(fā)管理有限公司,谷戀村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。住民宿、賞晉劇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項目,引得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。
“沒想到,在谷戀村,民俗文化保存得這么好。”西安游客劉明參觀過谷戀村后感慨道。
“傳統(tǒng)村落存儲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,要保護好‘筋骨肉’,更要傳承好‘精氣神’?!睋葢俅逦幕a業(yè)主理人高懷壯介紹,為推進傳統(tǒng)村落保護同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,擴大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劇藝術的影響力,谷戀村成立了祁縣狗蠻師傅晉劇院有限公司。該劇團由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、中國戲曲最高獎二度梅花獎獲得者史佳花擔任藝術總監(jiān),集結了70多名演職人員。其中,劇團鼓師許老師,師承陳晉元先生,陳晉元先生是狗蠻師傅的徒孫;琴師郭老師的師傅羅維興先生也是狗蠻師傅的徒孫。正是這種藝術的代代相傳,實現(xiàn)了文化遺產在保護中創(chuàng)新、在傳承中發(fā)展的目標。
從古而來,向新而生。董家?guī)X村和谷戀村是我市近年來探索古村落活化的縮影。相信,隨著我市對傳統(tǒng)村落的保護和利用力度加大,越來越多的傳統(tǒng)古村落,將以全新的姿態(tài),重新演繹著屬于她們的繁華與生機。
文/記者 張凱鵬
圖/記者 冀古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