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晉中日報時間:2024-11-22
榆次向東的太行山脈,最高峰叫八縛嶺,清漳西源、象峪河、涂河等多條河發(fā)源于此。發(fā)源于八縛嶺北麓桃花塔的涂河,從東向西順山勢而下,到榆次近郊匯入瀟河,向南后流入汾河。在漫長歲月中,作為榆次母親河的涂河,滋潤了兩岸百姓,孕育了久遠歷史,也見證了古涂水的滄海桑田,幾世繁華。
榆次古八景——神林積雪、藺郊無霜、涂水洪濤、榆城煙柳、源池荷花……都是長凝風光,涂川風景。當年從太行八陘之一滏口陘過往的商旅、兵士,爬過太行山的崎嶇山路,熬過雨雪風勁的惡劣天氣,穿過荊棘叢生的荒野,翻過八縛嶺,行至此地,豁然開朗,沃野千里,平坦富饒。作為榆次東大門,長凝自古就是榆次四大鎮(zhèn)之一,好山好水,交通便利,物產(chǎn)豐饒,生活富足。
有句諺語:“東長凝的茄子,西長凝的蒜,相立、藺郊山藥蛋。”長凝蒜收獲的季節(jié),總有朋友送來一些。長長的蒜辮綴著紫色的蒜頭,帶著泥土的味道,散發(fā)著濃郁的大蒜味?!芭c別處的大蒜不同,裝過長凝蒜的車后備箱,一兩周味道都散不掉……”每次朋友都略顯自豪地抱怨,“我們長凝種植蒜的歷史有400余年。產(chǎn)量并不高,紫皮四六瓣,辛辣味濃,香辣可口,搗成蒜泥隔夜不變色……”當時只當是王婆賣瓜,沒怎么當回事,自家吃不了就送東家贈西家,本著分享原則,并未覺得珍惜。
人就是這樣,來之容易便不懂珍惜,直到有朋友想要多買一些,托人再去問,便再難尋到,“過了季節(jié)該賣的都賣掉了,只零星能找一些,多的就沒有了,一收割就被搶購,大路邊擺攤的大多不是本地的,購買需謹慎?!蓖蝗挥X得平素里有點“暴殄天物”,自己手頭寬裕的,便覺得人人都有很多,其實,很多東西的價值,不單用金錢來衡量,而應該考量其附加值。比如,榆次近郊的朋友,每年都記得送來新蒜的情誼。
記得有一年初夏,借著村里趕會的由頭,長凝的朋友叫了一些人去做客。大家一路看樹木茂盛,莊稼綠油油,歡天喜地逛了集市,鬧哄哄地吃飯喝酒,有的早來,有的早走,他迎來送往,好不熱鬧……我那時覺得吵。世間的悲歡并不相通,多少年之后,才后知后覺,那不僅僅是一頓飯,還是主家的一份情誼。
珍惜,是面對無情世界的一種態(tài)度。對當下人和事的珍惜,對過往人和事的珍惜,對生死離別的平和接納……如雞毛蒜皮一般的瑣事背后,或許也藏著些許情意,也許并不多也不重,但值得被看到、被記得、被珍惜。
周俊芳